按照《关于开展2021年度本科教学优秀奖评选工作的通知》(集大教〔2021〕65号)和《集美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评选办法》(集大教〔2019〕31号)要求,经各教研室推荐,院教授委员会评议,2021年集美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计算机学院拟推荐名单:
一等奖:浦云明 张杰敏 林颖贤
二等奖:郑翠玲 汪志华 张 敏
以下是六位同志的个人简历:
浦云明(一等奖)
浦云明,男,教授,1966年出生,现任集美大学米兰体育院长。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,199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管理工程专业,并进入中航总615所工作,1997年进入厦门象屿码头有限公司工作,2000年调入集美大学工作。
主要开展智能制造领域的软件服务工程、机器人工控测试、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。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先后主持省、市科技重点项目5项。担任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,福建省软件与信息技术教育团队负责人,智能制造仿真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。
教育教学改革方面,2019年百度协同项目1项,2020华为协同项目1项。获得2018年省教学成果二等奖,软件工程一流专业负责人,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。来集美大学后,先后承担软件测试、离散数学、软件工程、计算机系统结构、PB程序设计、专业外语、JAVA程序设计、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。出版教材4本,参编多本教材。
在中航总615所担任工程师期间,参与XX导航计算机研发工作和4级S模式应答机、A/C模式应答机研发工作,在厦门象屿码头担任资讯部经理期间,负责CTMS系统的研发协调和系统运维工作。具备完整工程项目的研发经历、项目管理组织能力,较好的产学研项目落实、运维能力。
张杰敏(一等奖)
张杰敏,复旦大学 计算机科学系 理硕士。集美大学 米兰体育 教授。
从事高等教育三十多年,始终工作在教学、科研第一线。多年来,认真承担学院、教研室分配各项教学任务,均有效果、有质量地完成了指定工作,各年度均超过额定值完成了岗位工作量。
在多年的教学中,为程序设计类课程建设了系列教材,并建立了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体系。先后出版过7部教材、1部专著。其中,主编4部,含1部国家级规划教材,副主编、参编2部,均为国家级规划教材。教材分别由高等教育、清华、科学、电子工业等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出版发行。获得软件著作权21项,授权发明专利2项。所积累的经验应用在教学实践中,并在程序设计类教学中推行计算思维教育理念,重视程序设计思想教育,强调良好程序设计习惯的养成,改革教学模式,实行以语言为“工具”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过程,收到良好教学效果。
“语言为“工具”、问题为导向”的教学模式曾获得集美大学第7届教学成果一等奖。主编的《程序设计基础》是国家“十一五”规划教材,也是高等教育出版社 “十一五”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;《程序设计基础》课件获得首届全国计算机课件评比二等奖。《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》获得北京大学出版社精品教材一等奖。作为主持和主要人员,建设省级精品课3项、校级精品课2项。曾获集美大学教学示范岗称号、教学评估功臣人员的荣誉。2017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,排名6。
先后担任过软件工程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、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教研室主任,全心为新专业的课程建设、教师培训、培养方案制定付出努力,带领和组织教研室的几十年中,尽到了职责,完成了工作,也建立起了愉快、协同的工作环境。主持“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才重点培训基地”项目,主持厦门市 “信息安全技术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”,获得为学院争取到了省市两级的项目资助经费。
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体系结构、信息安全与智能信息处理。发表EI&SCI论文数十篇,主持多项省部级重点项目。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“信息产业信息记录及防泄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”技术专家;厦门市经信局“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”技术专家。
林颖贤(一等奖)
林颖贤,女,1963年12月出生,1987年7月来集美大学工作,副教授。
该教师思想政治方向坚定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潜心教书,立德树人。热爱本职工作,爱护学生,认真履职教师职责,遵纪守法,遵守学校规章制度,服从学校各级领导安排,主动承担教学任务和课程负责人工作,为人师表。
该教师积极参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认证工作,作为《高级语言程序》和《数据库原理》这二门专业课的课程负责人,认真完成大纲的撰写和修订工作,并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,撰写实验指导书。认真钻研业务,上好每一堂课,教学效果好,被评为集美大学首届“我最喜爱优秀教师”提名奖。
近三年完成了以下编著、论文、教改项目和软件著作权的工作:
(1).2018年校级教改项目《混合式教学在数据库原理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》
(2).2019年主持学校第三批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学》,视频录入已完成, 并用于教学中。
(3) .2020年7月在《计算机教育》杂志发表了《基于OBE理念的数据库原理混合式教学模式》教学论文。
(4) .编著数据库认证教材《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》于2019年9月出版
(5). 2020年1月以第一作者申请软件著作权《在线SQL自动测评系统》
(6) .目前正在以项目负责人申报校级《数据库原理》一流课程的工作。
郑翠玲(二等奖)
郑翠玲,女,硕士,米兰体育副教授,1998年来我校工作,主要从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、数据结构、算法设计与分析等教学工作,并获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证书。
在二十年多年教学工作中,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秉承教书育人宗旨,热情饱满、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,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、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,落实课程思政根本任务,讲课中能时时跟踪学生的反馈,适时调整,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。积极参与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”专业的建设,多次参与申报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文档的撰写。主动承担教学任务,紧跟学科(专业)前沿,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,主动承担课程负责人工作,积极参与省级在线开放课程《数据结构》、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》的相关工作,主持校级教改项目“以赛促学”推进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; 积极参与校教改项目《计算机专业学生系统能力培养和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设置的研究》的相关工作。多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程序设计大赛并获得奖项多项,包括“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”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;“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-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”获得全国团队二等奖;“2021 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(西安站)”获得铜奖等。
曾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厅级课题项目,主持“ACM大赛关键技术研究”,参与“开放道路停车自动收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”,参与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多项;进行多学科融合研究,参与“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耦合机制视角下体育特色小镇研究”,参与“基于遗产廊道理论的福建‘海丝’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”并获得厦门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。
汪志华(二等奖)
汪志华,男,讲师,民建会员。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兰州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,2002年8月到集美大学任教,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,至今已从教十八年。
该同志热爱教育事业,工作兢兢业业,能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,在教学和生活中坚守教师的职业准则,严格要求。在教学中,始终将学生的德育培养放在第一位,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对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认真备课,上好每一堂课。在课堂教学中,对于理论知识能结合实际应用和案例来进行讲解,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注重引导和启发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。能积极关注学生的反馈,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的疑惑。教学效果优良,深受学生的好评。该同志能不断总结教学经验,努力探索现代教学方式,主编教材《软件技术基础》,参与了“Java程序设计”在线开放课程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“计算机组成原理”的建设以及多项教学改革项目。
作为教研室副主任,认真协助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负责人完成教研室的工作,积极参与专业IEET认证和教育部工程认证的准备工作。同时担任计算1911班的班主任,在班级管理中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,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。
张敏(二等奖)
张敏,女,1980 年生人。2006 年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,并于同年来集美大学任教,现任集美大学米兰体育网络工程专业讲师。该同志爱岗敬业,一直以来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。该同志常年讲授《通信原理》、《软件工程》、《人工智能》等课程。深受学生好评、同事认可。该同志热爱教学,积极钻研教学业务,加强教学理论学习,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,提高教学水平。2017 年主持校级教改项目《软件工程创新教学理念与改革方法研究》;2018年主持校级教改项目《基于 OBE 模式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研究》;2018年获得教育部-微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《新工科导向的人工智能项目沉浸式教学改革》;2021 年人工智能课程获得集美大学校级第二批优质课程。并分别于 2018 年和 2020 年在《集美大学学报(教师发展研究)》上发表教改论文。该同志乐于分享教学经验,还曾受邀在福州大学做过软件工程教学实践的讨论与演讲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做过协同育人项目分享会,获得广大同事的好评。该同志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,分别于 2018 年、2020 年、2021 年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得网络技术挑战赛总决赛全国二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。
2021-2022学年第一学期参评老师课表 |
教师 |
课程 |
周次 |
星期 |
节次 |
地点 |
班级 |
郑翠玲 |
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 |
4~17周 |
周四 |
第五节~第六节 |
文渊0101 |
音乐2111,音乐2112 |
郑翠玲 |
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|
4~10周 |
周五 |
第三节~第四节 |
禹洲0314 |
计算2113;计算2114 |
郑翠玲 |
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|
4~16周 |
周二 |
第一节~第二节 |
禹洲0314 |
计算2113;计算2114 |
郑翠玲 |
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|
5~16周 |
周一 |
第三节~第四节 |
陆大0214 |
计算2113;计算2114 |
张敏 |
软件工程 |
10~13周 |
周四 |
第五节~第六节 |
陆大0206 |
网络1911-14 |
张敏 |
软件工程 |
1~14周 |
周二 |
第七节~第八节 |
禹洲0306 |
网络1911-14 |
张敏 |
软件工程 |
1~4周 |
周四 |
第五节~第六节 |
禹洲0302 |
网络1911-14 |
张杰敏 |
Java程序设计 |
1~16周 |
周一 |
第五节~第六节 |
陆大0214 |
智能2011;智能2012 |
张杰敏 |
Java程序设计 |
1~3,5~6周 |
周一 |
第三节~第四节 |
陆大0206 |
智能2011;智能2012 |
张杰敏 |
Java程序设计 |
4周 |
周一 |
第三节~第四节 |
陆大0214 |
智能2011;智能2012 |
张杰敏 |
Java程序设计 |
7~16周 |
周一 |
第三节~第四节 |
禹洲0316 |
智能2011;智能2012 |
汪志华 |
编译原理 |
1~16周 |
周三 |
第三节~第四节 |
禹洲0314 |
计算1913;计算1914 |
汪志华 |
编译原理 |
2~16(双)周 |
周五 |
第三节~第四节 |
陆大0206 |
计算1913;计算1914 |
汪志华 |
编译原理 |
9~16周 |
周四 |
第五节~第六节 |
禹洲0312 |
计算1913;计算1914 |
林颖贤 |
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|
4~10周 |
周二 |
第五节~第六节 |
禹洲0316 |
计算2111;计算2112 |
林颖贤 |
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|
4~16周 |
周四 |
第七节~第八节 |
禹洲0316 |
计算2111;计算2112 |
林颖贤 |
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|
5~16周 |
周四 |
第九节~第十节 |
陆大0214 |
计算2111;计算2112 |
浦云明 |
离散数学 |
1~12周 |
周二 |
第一节~第二节 |
禹洲0306 |
软件2011-13 |
浦云明 |
离散数学 |
1~12周 |
周五 |
第一节~第二节 |
禹洲0314 |
软件2011-13 |